国乐名家

中山筝谈(九)—— 筝鸣岁月且滋味

\   
 
    
伯乐一顾的“神遇”
 
      1987年的春天,新年伊始,在河南省南阳市曲剧团工作的王中山随团来到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王中山喜欢在清静的公园里练习早功。一次,正练到尽兴处,一个刚打完太极拳的老人走来并好奇地问道:“小伙子,你哪儿人?怎么在这儿弹琴?”初来乍到的王中山人生地不熟,心里边谨记着领导们的教导“在深圳,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过细看老人不像坏人,他就放下戒心应道:“我是河南南阳的,来深圳演出。”“那我们还是半个老乡,文革时我曾下放到南阳的茶庵劳动。这有我一张名片,这两天你有空的话可以来找我。”王中山接过名片十分诧异,这场被王中山笑称的“神遇”改变了他的一生。
    
秉承师恩 结缘校园
 
  1986年在扬州举行的中国第一届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上,崭露头角的王中山结交了很多古筝名家,香港的陈治国先生即是其中之一。得知王中山在深圳演出之后,陈先生带了不少学生专程由香港过来看他。王中山把自己的“神遇”告诉了陈先生。看过名片,陈先生十分惊喜,告诉王中山:神遇之人就是板胡独奏曲《大起板》、民乐合奏曲《武术》的曲作者,同时也是影片《铁道游击队》主题曲《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的词作者之一——原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国家一级作曲家何彬先生。随后,香港的陈老师就带王中山去拜访了何先生。何彬认真听过王中山的演奏后,不仅肯定了王中山新颖而又独特的现代演奏技法,而且也对他小小年纪就能对传统筝曲风格和神韵有较为精准的把握赞赏有加。为了王中山以后更好地发展,何彬为他指出了两条道路:一是去上海民族乐团工作,二是去北京继续求学深造。经过慎重考虑,王中山选择考学。何彬当即提笔为王中山写了推荐信,并安排王中山住在自己家里,对他进行各方面的辅导。 
    和何彬老师的相遇让王中山受益匪浅,对知识怀有强烈渴望的王中山,干脆辞了在南阳曲剧团的工作。拿着何彬老师写给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明源、刘德海、王范地三位民乐大师的推荐信,王中山只身来到首都北京。看过王中山的演奏,专家们十分欣赏。刘明源老师后来还开玩笑地学起了《红灯记》中鸠山的话,“王中山的弹法是密电码,我们要拿回去研究研究”。早在1986年的全国第一届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上,王中山凭借一曲由恩师赵曼琴先生改编创作的《打虎上山》,成为全国筝界轰动一时的人物。王中山的古筝演奏手法当时在全国十分新颖,包括左手率先内带四个义甲、快速指序、双手轮指等技法,在当时中国筝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以至于在中国音乐学院考试的当天,王中山连弹三曲,成为民乐系所有考生中最大的亮点。之后的口试环节,考官所有的时间都是在说服王中山留下,不要再去报考其它专业院校。虽然后来高考中的英语科目让他吃尽苦头,但是凭借出众的专业和蒙古族的身份,最终王中山还是被中国音乐学院破格录取。
    吃水不忘打井人,等到后来王中山功成名就,在2000年上海举办的王中山古筝独奏音乐会上,他盛情邀请了白发苍苍的恩师何彬先生。现场王中山专门为何彬老师献上了一曲家乡的筝曲《苏武思乡》,王中山在弹奏时已经泣不成声,“对何彬老师,我没有什么好报答的,只能用自己的琴声来回报。感谢何彬老师用他宽阔的胸怀去包容不同的艺术,我觉得这就是中国民乐得以薪火相传、千秋万代的根本原因。”王中山回忆起当时的片段,依然记忆犹新,感慨颇深。
 
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河南南阳号称中国曲艺之乡,六七岁的王中山就开始跟随一位曾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曲剧团工作的老艺术家郭振基学习。那时王中山刚接触古筝与演唱,尤其是演唱。众所周知,河南筝派依附的一个重要曲种就是大调曲子,河南曲剧的前身也是大调曲子,大调曲子的器乐部分则是板头曲。所以,学会演唱大调曲子似乎是每个学习器乐的人的必修科目。生于1915年的郭振基老师,早年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林场,不过他的大调曲子唱得特别地道。当时正在上小学的王中山慕名前来,每天都要“翻山越岭”般地穿梭在县城和林场之间。老师平常要照看林子,王中山就跟他一起蹲在林场的坟头,老师教一句,王中山学一句。老师巡视林子,王中山就跟在他后边,老师唱一句,他唱一句。访谈中,王中山随口还能唱出儿时跟随郭老师学习的《访友》中的一段曲词:“新春已过,万景难夺。日月催人,周流如梭。叹世人何必苦奔波!春游芳草地,夏赏绿水波,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歌。似这种快乐逍遥随时过。哪管他争名去夺利,哪管他拜相来入阁。哪管他风云起干戈,哪管他谁胜谁强弱。我这里依山傍水来垂钓,独驾小舟隐居西河。”
    数不清的日子里,不管刮风和下雨从未放弃。周末王中山也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闹着出去玩,依然会雷打不动的跑去林场学唱,有时甚至会留宿在老师家里,与恩师同睡一床。老师收他为徒没要他一分钱,但却依然如慈父般待他。王中山一家对老师唯一的报答就是请老师来家里吃顿臊子面。这在王中山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构成了王中山自身特有的古筝气质的一部分,让他懂得学习古筝最重要的就是传递仁爱之心。除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王中山也在业务上收获了中国民间曲艺独有的行腔走韵,对其以后的创作之路大有帮助。之后会自弹自唱的王中山远近闻名,被大家称为神童。12岁那年,在河南省省会郑州举办的河南省第二届文艺汇演中,自弹自唱的王中山不但获了奖,还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报纸和杂志。
    王中山的这位启蒙老师一生热爱艺术,临终之前还让家人用轮椅推着他到当年演唱过的剧场看了最后一眼,与自己钟爱一生的事业告别。王中山十分缅怀这位老师,曾专程去他的家乡为恩师树碑立传,每年的祭拜也忘不了给恩师烧上一些纸钱。
    
伯乐识得方成才
 
    幼年跟随郭振基老师习唱的经历为王中山的演奏夯实了基础,何彬老师则为他的未来点亮了前进的方向,对于王中山而言影响更为深远的则是他在中国音乐学院读书时的授业恩师李婉芬教授。在王中山的眼中,李老师是一个少有的内外兼修的心灵美女。
  1986年的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上初识李婉芬老师,后来王中山报考中国音乐学院也是因为她。回忆当初来北京考学的那段时间,王中山回味悠长:我当年连个筝都没有带,身上只背了个黄挎包,没有亲朋的陪同,没有工作,十多岁的小伙子单枪匹马来到了首都。站在北京火车站的出站口,举目无亲,形单影只。当时王中山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婉芬教授,拿着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上李老师留给他的电话,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王中山满手空空的去了李老师家里。
  回忆起这段历史王中山哈哈大笑说:“我来北京身上就揣了二三百块钱,去李老师家里我什么都没带,结果到头来,李老师不仅热情接待了我,而且还留我吃了一顿炸酱面。”
    在王中山的印象中,李老师公正无私,爱徒如子,身为中国音乐学院的知名教授,原文化部副部长的夫人,对于自己这么一个没钱没地位的普通学生,不但没有嫌弃,而且十分照顾。李婉芬老师曾经把手伤过,为了能够继续弹琴,李老师平时上课时必须带上手箍,坚持示范。李婉芬教授的人格魅力让王中山印象深刻,他觉得李老师没有一点想象中专家的派头。“李老师虽然是部长夫人,家里也有专车,但是她来大学上课时,经常是骑个单车或者坐着地铁就来了。平时在学校里吃饭也特别简单,自己带点香蕉和面包,一杯热水就够了,没有什么官太太的架子。”在王中山的眼中,李老师非常敬业,对学生要求严格,在生活中却是平易近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在李婉芬老师生命的最后时刻,王中山和李老师的儿子斌斌一直守在床前。料理完恩师的后事,随后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的“王中山古筝作品音乐会”上,王中山以一曲古筝与交响乐协奏曲《望秦川》来深情回报生于秦川大地的恩师李婉芬老师。在这首由王中山和作曲家景建树共同创作的作品简介里,有这样一句令人动容的话语:“此曲根据陕西同州梆子音乐创作而成。音调悲怆而又深情,表现了浓浓的乡情与亲情,以及对过往旧事的无限怀念和哀思。——谨以此曲献给李婉芬老师。”
    王中山回顾这一生用“幸运”两个字来概括,“我这一生是幸运的,除了故去的这几位前辈,早年还有许多帮助过我并值得我感念的恩师,比如赵曼琴等业界名家,比如徐守中、李吉昌等民间艺人。他们工作不同,经历不同,但却以同样的爱带给我无私的帮助。这些真情和亲情,构成了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会把老师传授给我的一切正能量传递给我的学生。”
告别当初那个单枪匹马的热血青年,被伯乐带出来的千里马如今已然成为了伯乐,继续书写着传奇。
   王中山,一位用灵魂弹筝的人,用生命诠释着“一切皆有可能”,在护城河边如城市隐士般过着诗意般的人生,焚香品茗,吟诗作画,在音乐里聆听画意,在绘画中写意音情。作为一名为古筝呐喊的筝行者,在把玩岁月中感悟着人生。笔尖上的琴者,指尖下的筝人,王中山带着他的中国筝在追逐中国梦的道路上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经销商网点| 消费者维权| | 设计制作:魔方设计
联系我们 上海市闵行区联明路400号 TEL:021-54867570 FAX:021-54865771
沪ICP备14009875号-1
Copyright ©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