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系列报道(二)丨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专访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王国振

 
 
 
 

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专访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王国振

 

 
 
 

 一个企业的成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必须有一个英明的撑舵人,当家人,他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

        60年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经历了六任厂长,每一届厂长任期时间不等,其中一位厂长,王国振,他从1998年至今,厂长任期长达近20年之久,相当于整个上海民族乐器一厂60年历史的三分之一。

        20年来,他率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走过了从起飞到跨越式发展的辉煌时期,今天,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已经成为我国民族乐器行业的一面旗帜,国内外著名的乐器生产企业。企业所拥有的敦煌牌民族乐器也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民族乐器品牌。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厂长王国振所付出的艰辛和智慧是分不开的。对于王国振的业绩,上级领导给予充分的肯定,全体职工信赖他,全行业信服他,广大专业民乐演奏家推崇他,全社会赞颂他。

       王国振,这个响亮的名字已经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建厂60周年前夕,《中国民乐》杂志记者采访了功劳卓著的王国振厂长,请他谈谈治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20年来的体会和感受。

        采访开始,王国振首先回忆起他刚到任的那段时间。

       “我是1998年12月7日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就职的。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在上海钢琴公司任副总经理,领导找我谈话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老王厂长(王懋祖)快退休了,我们准备委派你到这个厂去兼任厂长,你有意见吗?’说老实话,对于民乐来说,我是一个门外汉,对业务一点也不熟悉。我从部队复员到上海乐器行业以后,这些年来一直是在西洋乐器企业工作,最早是在上海提琴厂,后来到钢琴公司,当了副总经理。”

  王国振回忆道,“虽然我以前没有接触过民乐,但我觉得民乐植根于民族血脉当中,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元素的乐器,今后一定会有前途的。”于是王国振欣然接受上级的任命。

  “好的,我去。”

\

投资成立兰考县上海牡丹民族乐器有限公司

 

新官上任  三把火

 

 

  王国振走马上任,到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后,他首先了解企业,了解产品,了解市场。尽快使自己由外行转变成内行。

  不久,新官上任,王国振烧起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彻底转变民乐在人们眼中“低廉,粗糙”的印象。

 

  王国振来到上海市西藏路口上的一个音乐书店。书店里也放了一些厂里生产的民族乐器。

  当看到这些乐器时,给王国振的感觉是,民族乐器怎么这么粗糙!外观陈旧,盒子是漆布的,颜色暗暗,里面的乐器看上去工艺性也不强。

  王国振几天调研下来以后,在厂里召集了一个中层干部会,他说:“我刚到企业,这几天,对产品和市场做了初步调研,给我的印象是:民族乐器是一个低廉、粗糙、外观不亮丽产品。我们做产品,首先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要好,一看就喜欢。现在,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改变乐器的外观,所有乐器外观工艺都要有根本改善。”

 

  第二把火,把企业主导产品定位在古筝上。

 

王国振到厂以后,潜心分析企业最有潜力的产品。“经过观察分析,我觉得民族乐器最有潜力的产品,是古筝。我在会上说,古筝是中国式钢琴。那个时候我讲这个概念,还有许多人是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的。我说,现在国内有上万儿童学钢琴,钢琴很热,今后我们的古筝也会像钢琴一样热起来,会受到儿童的喜欢,受到我们民乐爱好者的喜欢。”王国振回忆。

 

  第三把火,建立联合生产基地,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王国振回忆说,当年中央民族乐团到维也纳金色大厅首次演出,中央领导给他们发了贺信,为此王国振预感民族音乐的春天就要到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1999年初,王国振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河南兰考,和供应原材料的厂商恰谈合作建立古筝厂。不久,河南兰考建立上海牡丹乐器有限公司。又过不久,上海浦东大团镇与当地镇政府合作又新建一个古筝厂,再加上原来与香港投资方合资建立的上海敦煌乐器有限公司,当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厂外一时间新建立三个企业生产古筝,如此扩大古筝生产规模,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这正是领导者的胆识、魄力和眼光。

  60年过去了,实践证明,王国振在20年前,在刚进厂初期,点燃的这三把火,决策都是正确的。

 


\

北京奥运会期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代表上海市参加“中国故事”文化展览

 

抓住“文化营销”概念,就是抱住了一个大金娃娃

 

 

     在王国振主持工作的20年里,有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所有工作,那就是“文化营销”理念。

  文化营销是指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它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

  王国振深深理解并且完全消化这一要素,他说:“我当厂长初期,就提出了‘文化营销’的概念。我认为乐器不是一般的消费品,它是一个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特性决定市场营销就要打文化牌。我们抓住了文化,也就是抓住了一个聚宝盆,也就抱住了一个大金娃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年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一步一步走上了企业“文化营销“之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活动、队伍、产品。


\

中国民乐•敦煌文化大讲堂

 

把文化活动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在活动方面,一开始,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自己制造文化“由头”,让新闻媒体来关注、写文章,这样一步一步,从小到大把文化活动做起来,逐渐系列化。

       1999年5月,与中央民族乐团签订合作协议,乐团所有乐器均由企业提供,双方共同培养青少年音乐人才。

       1999年11月,在上海大剧院建立“中国民族乐器陈列室”,次年又举行“老弦贵韵”30年代上海丝竹乐器史料展。

       2001年,在上海鲁迅公园,与上海古筝学会共同举行了1000人古筝演奏会。

       2004年,与香港龙音公司联合举办“龙音·敦煌杯”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国际比赛。

       2006年,开发出仿古乐器(仿敦煌壁画乐器),再现古乐器风采,向世人展示古老的敦煌文明。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代表上海市参加中国故事文化展览,在“祥云小屋”内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丝竹之美。王国振厂长亲自担当“解说员”,为参观者介绍每一件乐器的来历与制作过程。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成为世博会宝钢大舞台“中国元素”乐坊传习区的承办单位,成功地将乐器制作技艺搬上世博会舞台,让全世界见证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十多年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众多古筝、琵琶、二胡等演奏家合作,共计举行了百余场“敦煌之声”“敦煌之夜”音乐会,“敦煌国乐”大讲堂以及“敦煌杯”民族器乐比赛。

  2017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举行了首届澳门国际古筝音乐节,2520人同台演奏敦煌古筝,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成功。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文化营销”手笔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
首届澳门国际古筝音乐节

 

带出一支有理论,会演奏,精操作的技术队伍

 

 

       王国振说,讲文化营销,其中主要一点是队伍培养,我们的员工不是一般的工人,他们是艺人、工匠,是文化人。企业要用文化理念来培育队伍。

       实际上,文化理念对企业来说,就是让全厂员工树立一个共同使命,让全厂员工意识到企业无论在任何一个岗位都是为提升中华民族的软实力,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的优秀文化而努力,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从而自觉把自己手中的产品做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在用文化理念培养队伍的过程中,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举办了上百次“敦煌杯”乐器制作比赛,请国内顶尖演奏家担当评委。比赛中,演奏家与制作师面对面交流,不仅使敦煌产品品质有所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制作师的理论水平,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制作中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主攻的方向在哪里。

  多年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组织员工参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技能培训活动,进行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理论文化培训,使企业拥有了一支180多人的中级工以上级别,包括众多高级工、技师在内的技术精湛制作师队伍。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才保证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不断制造出一流的高附加值产品,保证企业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敦煌乐器制作工艺在行业内的引领地位。

  还有,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创办了全乐器行业独一无二的民族乐团。2005年,招收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吸纳进入企业,组建了一支十余人规模的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从事专业演出、培训活动。十余年来,乐团的演出足迹遍及世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国内二十多个省市,演出场次多达500余场。这支乐团与社会上某些企业出巨资供养的足球俱乐部还不一样,乐团演出不仅宣传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乐团成员在演出之余还和制作师进行技术交流,帮助他们提高和改良敦煌乐器,推动了企业产品技术研发工作。可以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人才培育方面做到了极致。

  


\
刘德海•高占春八十寿诞限量版琵琶

 

打造出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化系列产品

 

 

        王国振文化营销的另一条主线是,用文化视角来研发产品。现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产品并非一味固本守旧,而是导入优秀的文化元素,如雕刻工艺、漆器工艺、景泰蓝工艺、还有书法、民间古画等。同时,与工艺美术大师合作研发产品,如此大大提升民族乐器内在文化价值,也提升敦煌产品的影响力。如今,敦煌文化产品已经系列化,仿古系列、时尚系列、纪念版系列等,还有重大事件限量版系列,如琵琶演奏大师刘德海与琵琶制作大师高占春八十寿诞限量版琵琶。此外还有巨型系列、微型系列等。这些系列产品的推出,使敦煌乐器越做越精,越做越好,满足了社会民乐爱好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使敦煌乐器产品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今,敦煌乐器的附加值不断提升,古筝最高售价40万元一台,二胡最高售价30万元一把,产品的高附加值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利润大幅度的提升,文化营销使企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化发展道路。

 

\


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

 

跳出民乐,做民乐

 

  

       王国振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已经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制造方面的风向标。我们每次参加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都会有许多人和企业到我们展位上观看,他们就是要看我们推出了哪些新产品,哪些新技术,哪些新工艺,目的是模仿学习。对此,我们非常欢迎,这样可以带动全行业的进步发展。同时,我们也丝毫不担心他们超越我们,因为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文化营销的企业灵魂和精髓。这种灵魂和精髓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指导着企业不断创新,不断前进,不断超越,企业每年都会有新产品、新技术涌现。现在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全行业的竞争和赶超,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促进。我们也在不断挑战自我,对自己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采访当中,王国振讲到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真谛。

  “多年来,我所做的实际上是跳出民乐做民乐,我所做的一切,首先是突破自己,战胜自己。跳出这个行业,站在更高的位置来审视我们民族乐器行业的发展,通过对世界和社会的观察,指导我们民族乐器行业,发现自己的短板,知道自己技术上的瓶颈,从而决定从哪些方面弥补、改进、突破,真正使企业永远走在行业前列。所以,你问我这20多年来,为什么能够把一个规模小、影响小的民族乐器厂搞成一个具有一定实力、规模和社会知名度的企业?就是打好‘文化’这张牌,抓住了企业的特性,让企业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

  

\


王国振厂长向汉堡孔子学院嘉宾赠送敦煌牌工艺小琵琶



\


2016年共庆新加坡华乐团建团二十周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厂长王国振颁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王国振厂长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任职近20年,今年63岁,可算是超期服役了。

  当记者问他,按理说你早就应该退休了,可以回家安享晚年,好好休息了,即使是根据上级安排,延迟退休,完全可以采取守摊的工作态度,安全着陆,平稳交班。可你为什么还坚守在企业的第一线,不停创新,创造新的业绩。难道你不为自己考虑吗?

      王国振回答说:“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走到今天很艰辛,有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我非常珍惜现在的局面,我现在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我们的主管部门对我很器重,对我作出延长退休期的决定,希望我再多干几年,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激励。我希望在我真正退休以后,这个企业仍然能够继续得到发展,永远发扬光大,敦煌乐器长盛不衰,被更多的人所喜爱和崇尚,敦煌乐器的忠诚度和美誉度能够做到家喻户晓。” 

       现在,根据上级安排,王国振还有几年的时间。继续为企业效力,他要做的事情是:

  一、在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前提下,设计好企业的新布局,并带动整个民族乐器行业做到更大、更强、更好!

  二、培养新人,带出一支队伍,让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文化营销”战略思想代代相传。

  “人总是要有一点理想,有一点境界的。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中国的民族乐器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许这就是我一生的责任和使命吧。”

  听了王厂长一番肺腑之言,记者耳边响起这位企业领路人“传承经典,引领时尚”的至理名言。王国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崭新更加现代化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正在起航!

        王国振厂长的梦想正在一一实现!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经销商网点| 消费者维权| | 设计制作:魔方设计
联系我们 上海市闵行区联明路400号 TEL:021-54867570 FAX:021-54865771
沪ICP备14009875号-1
Copyright ©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