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琵琶佳音 共度良辰美景——“敦煌国乐”琵琶大师刘德海师生音乐会在沪上演

\

    9月23日晚,上海音乐厅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观众,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主办的“敦煌国乐”琵琶大师刘德海师生音乐会正在上演。中秋佳节,正是团聚的好时光,在这样的节日里,携亲朋好友到音乐厅欣赏一场琵琶音乐会,实属一桩美事。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单位,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不仅是沪上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也是沪上弘扬民乐文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因发展琵琶事业而结缘,琵琶大师刘德海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是有着数十年交情的“老朋友”——上世纪80年代,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聘请刘德海先生为技术顾问,共同促进琵琶制作的改良与创新。在刘德海先生面向社会开办琵琶大讲堂与研修班的三年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也一路与其携手,共同见证琵琶事业的快速发展。刘德海先生80寿诞之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刘德海先生共同研发了80把“刘德海·高占春八十寿诞限量版琵琶”,此次音乐会上,刘德海先生用该款琵琶演绎了数首精彩曲目。

\

    当晚,刘德海先生独奏一曲温情脉脉的《妈妈的音乐》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同时也奠定了这场音乐会的主题与基调——对故乡的思念、对民间音乐的回归、对先辈的致敬、对亲情与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童年的守望。音乐会由“丝竹新声”“先辈对话”“民俗风情”“母爱童心”四个部分九首曲目组成,其中过半曲目是刘德海先生新近创作的作品,并在此次音乐会上首演。刘徳海携弟子葛詠、李佳、高思超、宋梓滢、陈哲、付丝雨、刘千骅、孙佳茵、杜雅婧、赵钒淞一道,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富有节日气息的精彩演出。

\

    一曲《故乡行》,采用了江南丝竹音乐的素材,诉说着乡恋的冲动与寻根的情结。《一根丝线牵过河》创编自扬州民歌,刘德海介绍,这首曲子要比同样来自于扬州民歌的《茉莉花》多了一份纯真的爱情。音乐会上,除了对江南丝竹的重新演绎,演奏家还与民乐先辈进行对话。改编自刘天华先生的二胡名曲《烛影摇红》以琵琶来表达,别有一番韵味;卫仲乐先生谱写的古曲《月儿高》以景抒情,是中国传统文人音乐的代表作,将皓月当空之美景升华为深厚博大的人文精神,意境悠远。

 

    中华文化向来雅俗共赏,每逢花好月圆之时,文人雅士虽“月下独酌”,百姓生活也“张灯结彩”。一组出自于刘德海先生创作的《乡土风情篇》的《民俗风情》(组曲),在音乐会上欢快首演。四位演奏家分别独奏与合奏了组曲中的《踏青》《陀螺》《风铃》《滚铁圈》《杂耍人》五首小曲,大人与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就像刘德海先生所说,琵琶艺术并非高深而难以亲近,因为它来自于民间民俗。


    母爱是世界上最圣洁的情感,童心是最应当被守护的纯真。在丰子恺大师的画作《好母亲讲好故事》的灵感碰撞下,刘德海先生于2013年创作了一曲《听妈妈讲好故事》,并在此次音乐会上首演。值得一提的是,刘德海先生于2017年新创作的《平安之夜》亦在音乐会上首演,乐曲以巴赫的宗教音乐为灵感,演绎圣母玛利亚给耶稣的音乐,为刘德海创作谱系的“宗教篇”增添了基督教的内容。

\

    音乐会在两首欢快的曲目《快乐的夏令营》与《踢踏舞》的精彩演绎中圆满结束。两首曲目皆为刘德海先生的琵琶新作,其中《踢踏舞》采用中指食指双弹与挑组成双弹挑新技巧,以此创作和音旋律的音乐,在其中能听到西方风格双人歌舞的气氛,颇具新奇,这在琵琶曲中尚属首创。


    花好月圆之夜,刘德海师生为沪上带来了中秋琵琶佳音,向观众们呈现了“刘氏新古典乐派”的崭新面貌,也带人们领略了琵琶艺术的美好,这是一场大人孩子都能满载而归的音乐会。欲善其音必利其器,弘扬琵琶艺术离不开器乐与乐器的携手并进。作为民乐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推动者,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每年都会在国内外举办“敦煌杯”“敦煌国乐”“敦煌之夜”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与众多演奏家、大师合作,让更多人能接触民乐、亲近民乐、喜爱民乐。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经销商网点| 消费者维权| | 设计制作:魔方设计
联系我们 上海市闵行区联明路400号 TEL:021-54867570 FAX:021-54865771
沪ICP备14009875号-1
Copyright ©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