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名家

周少梅

(字守逢,一作守凤)男  1885年生于江阴顾山,1938年阴历闰七月卒于江阴顾山。籍贯:江苏省江阴县,汉族。
    青少年时期,在其父兄悉心指导和环境熏陶下,学会了二胡、琵琶等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21岁(1906)被无锡实业家华绎之先生聘请担任其父在家乡创办的私立华氏鸿模高等小学校的国乐指导员,开始了他的民族音乐教学生涯。在无锡、常州、苏州等地相继被近二十所学校聘任为正式音乐教员或国乐指导员。在1906-1922年、1926-1931年期间先后在无锡荡口融立鸿模高等小学校、江苏省立无锡第三师范学校(即现在的无锡师范)、私立无锡中学、辅仁中学(既现在的无瓣二中)、私立无锡美专、无锡商业学校、第四中央大学无锡中学、无锡县立商校、民众教育学院、公益中学、省立苏州体专等校任职。1923-1925年、1932-1935年期间先后在江苏省常州五中(即现在的常州中学)、私立常州中学(即现在的常州二中)武进女子师范学校(既现在的武进师范)和武进女艺等校任职。1925年因受“工运”、“学潮”、的影响,随常中校长童斐一道辞职,后于1932年与随童斐回常中复职。
为普及民族音乐,曾于1930年间联络江阴、无锡、常熟等地的国乐爱好者,在顾山镇西的城隍庙内成立了“香山丝竹乐社”,又于1935年间在镇江民众教育馆成立“国乐研究会”。在常州中学工作时,曾向校长童斐(字伯章)学习昆曲,向常熟“汪振生胡琴店”汪旭初先生学习过琵琶曲《十八拍》、《寿亭侯》,还经常向苏州、常州、无锡、江阴、常熟等地的民间艺人学习。拜过当地兼作水果生意的民间艺人陆瞎子(单眼瞎)为师,学习《中花六板》等许多民间乐曲和单弦拉戏。受单弦拉戏的启发为使二胡音域得到进一步扩大,在常熟周万兴二胡店周荣根、陶洪茂技师支持和配合下,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将二胡的琴杆增长至90厘米,同时加大了琴筒的尺码,由于
形制的改变,原来内外两弦采用中弦、子弦也分别调换成老弦和中弦。定弦的音高也随之降低。在《虞舜薰风曲》中吸收了琵琶演奏中的五度八度垫衬音手法,并在第三大板大胆地按单弦拉戏的滑奏移指的原理移指下把(即传统把位第三把),加花演奏,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其二胡演奏艺术能自成一格,以“三把头胡琴”誉满江南,意指与旧时只在上把位演奏的方法不同,而用上、中、下三个把位变换演奏。他还喜用软弓。在传授民族音
乐三十多年间,还给后人留下了《乐乐集》、<国乐谱》(全称“省立锡中周少梅编国乐谱”)、《戏曲谱》(全称“省立常州中学周少梅编戏曲谱北派”)、三册《国乐讲义》。三册<国乐讲义》共印曲谱189首,其中戏曲谱计60首(内有重复13首),各种器乐曲129首(内有重复38首),合计实际刊印曲谱138首。其内容有民歌小调、丝竹乐曲、广东音乐,还有京剧、昆曲等多种剧种的戏曲唱段,甚至还有一首外国歌曲一俄罗斯《伏尔加船夫曲》。为了
适应地方特点,还把吴语语音表述其内容的两首“苏滩”作为习奏(唱)教材。为了便利学生学习乐谱,还在工尺谱旁加注了简谱。1924年曾编刊《国乐练习曲》、《京戏练习曲》,收录二胡、琵琶、京胡、三弦曲谱数百首。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中,培养了许多有成就的学生,他们大多是演奏二胡、琵琶的多面手,其中较为突出有勇士坚、陈俊民、徐骏佳。古琴家吴景略先生年轻时也曾拜他为师,作曲家宗震名在1927年至1931年间曾向他学习二胡,刘天华在1917-1922年期间向他学习二胡和琵琶。评弹行家如张步蟾、张少蟾来顾山演出,特邀他演奏琵琶大套作为演出的开场。曾应江苏扬州中学之邀,于1935年冬参加该校的游艺会的演出。在当年该校的校刊上曾报道了“国乐专家周少梅及友人来校演奏《虞舜薰风曲》、《满江红》、《悲秋》、《三潭印月》、《高山流水》、《胡笳十八拍》等曲”,评论其演奏为“极尽抑扬高下之妙,每一曲终,令人神往,不尽余音绕梁已也”。在常州与无锡任教时,还为电台播音表演二胡、琵琶、单弦拉戏和丝竹合奏等曲目。
    (倪志培供稿)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经销商网点| 消费者维权| | 设计制作:魔方设计
联系我们 上海市闵行区联明路400号 TEL:021-54867570 FAX:021-54865771
沪ICP备14009875号-1
Copyright ©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