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名家

【古筝简史】筝,自古有“秦筝”之称,是因为它大约源于战国时期的秦(疆域包括今陕、甘、川、渝地区及晋一部),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故近代又称之为古筝。据史籍记载及当代发掘的类筝实物推测,筝自春秋晚期至战国已有流行,尤以秦地(今陕西及甘肃东南一带)为盛。《史记•李斯列传》记,李斯于公元前237年在其谏逐客书中描述;“夫击瓮、叩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这是史籍中关于“筝”的最早记载。 筝的起源,历代史籍中有多种说法。筑(竹)身瑟弦说,蒙恬造筝说,破瑟为筝说。后经史料记载推断,破瑟为筝说为演义,蒙恬造筝说与史不符,唯筑(竹)身瑟弦说较为合理,可信。而“筝”名称的由来,尙可以后汉刘熙《释名》所描述的“施弦高急,筝筝然也”为据。尽管历代筝的形制大同小异,弦数多少不一,但其结构原理和表演技法是一致的,同是五均调律定音的弦柱乐器;同是左右手配合、弹按并重,声韵互补,以达到表现不同情趣、不同风格的“奋逸响、妙入神”的雅韵妙曲来。 在当代,筝及其音乐艺术是唯一完美地保留着艺术流派、且为最受大众青睐、最为普及的中国传统乐种;筝及其音乐艺术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与它在发展历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自我不无关系。从其最初的“五弦筑身”始,至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以是十三弦筝为主,再至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徐振高先生研发S型岳山二十一弦筝;从“施弦高急,筝筝然也”至借鉴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所形成的一曲一弦列的创作模式,中国古筝音乐艺术在与时俱进地完成无数次蜕变之历程中,始终固守并传承着传统筝乐之基因。

已选择: 古筝名家

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李 汴

女,汉族,生于1953年1月,河南开封人。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煤矿文工团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管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古

​李 萌

女,壮族,出生于1959年,广西贵港人。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弹拨教研室原主任。 自幼随母亲学习钢琴,曾先后在黄忠贤、韩里、吴素华等名家指导下习小提琴

​林 玲

女,汉族,生于1963年,广东汕头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古筝演奏教程》主讲教师、云南艺术学院客席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李庆丰

男,汉族,生于1964年6月,安徽阜阳人。音乐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

​罗小慈

女,汉族,1974年12月16日出生,江苏泰州人。7岁随父亲罗天成先生习筝,曾先后师从于阎爱华、郭雪君、何宝泉、孙文妍等教授。现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

​刘 乐

男,汉族,1985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上海音乐学院文学硕士,师从古筝演奏家、教育家王蔚教授。2009年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2012年入选央视“光荣绽放·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经销商网点| 消费者维权| | 设计制作:魔方设计
联系我们 上海市闵行区联明路400号 TEL:021-54867570 FAX:021-54865771
沪ICP备14009875号-1
Copyright ©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