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名家

【古筝简史】筝,自古有“秦筝”之称,是因为它大约源于战国时期的秦(疆域包括今陕、甘、川、渝地区及晋一部),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故近代又称之为古筝。据史籍记载及当代发掘的类筝实物推测,筝自春秋晚期至战国已有流行,尤以秦地(今陕西及甘肃东南一带)为盛。《史记•李斯列传》记,李斯于公元前237年在其谏逐客书中描述;“夫击瓮、叩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这是史籍中关于“筝”的最早记载。 筝的起源,历代史籍中有多种说法。筑(竹)身瑟弦说,蒙恬造筝说,破瑟为筝说。后经史料记载推断,破瑟为筝说为演义,蒙恬造筝说与史不符,唯筑(竹)身瑟弦说较为合理,可信。而“筝”名称的由来,尙可以后汉刘熙《释名》所描述的“施弦高急,筝筝然也”为据。尽管历代筝的形制大同小异,弦数多少不一,但其结构原理和表演技法是一致的,同是五均调律定音的弦柱乐器;同是左右手配合、弹按并重,声韵互补,以达到表现不同情趣、不同风格的“奋逸响、妙入神”的雅韵妙曲来。 在当代,筝及其音乐艺术是唯一完美地保留着艺术流派、且为最受大众青睐、最为普及的中国传统乐种;筝及其音乐艺术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与它在发展历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自我不无关系。从其最初的“五弦筑身”始,至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以是十三弦筝为主,再至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徐振高先生研发S型岳山二十一弦筝;从“施弦高急,筝筝然也”至借鉴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所形成的一曲一弦列的创作模式,中国古筝音乐艺术在与时俱进地完成无数次蜕变之历程中,始终固守并传承着传统筝乐之基因。

已选择: 古筝名家

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黎邦荣

男,生于1854年,卒于1926年,郓城县黎同庄人。清末民初文人,以教书为生,少年时期随其舅舅王乐涌习筝,是现在所知最早的菏泽地区山东筝传人之一。

魏子猷

男,生于1875年,卒于1936年,河南省遂平县人。出身于音乐世家,对筝、琴、笛、箫、管、笙等多种民族乐器十分熟悉,尤以河南中州古调“乐中筝”最为精通。

​金灼南

男,又名金葵生,号秋圃居士,生于1882年,卒于1976年。临清金郝庄人。出身于音乐世家,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爱好民间音乐。

张汉斋

男,汉族,生于1885年,卒于1969年,广东潮安人。早年随潮州乐圣洪沛臣学三弦、琵琶、筝。曾参加汕头公益国乐社,为音乐骨干、主奏乐手。

何育斋

男,生于1886年,卒于1943年,广东大埔县莒村人。客家筝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乐圣”。少年时学习二胡、三弦,青年时专攻古筝,一生从事广东汉乐的传播活动

林永之

男,生于1892年,卒于1928年。青年时自学潮乐筝曲。1924年在北京中国大学政法系时,将潮州古筝在大学中传授,筝友有谭步瞑,经常演奏的乐曲有《昭君怨》《寒鸦戏水》《粉红莲》《平沙落雁

​张为昭

男,生于1895年,卒于1965年,山东郓城县张坑村人。山东筝派传人。张为昭出身于筝琴世家,少年时随其大哥张为亭、二哥张为台学习扬琴。

曹东扶

男,乳名曹小钦,学名曹殿献,汉族,生于1898年,卒于1970年。河南邓州落乡曹营村人。出身于曲艺世家。先后拜蓝文炳、赵锡三、马书章、丘果和、马万寿等艺人为师学习唱腔及扬琴、古筝、

蒋荫椿

男(生、卒年不详)。民国时期的古筝艺术家,同时从事盐业买卖,与王巽之同为杭州金衙庄国乐研究社的成员。王巽之原弹三弦,后拜蒋荫椿为师,学习十五弦丝弦筝(即杭筝)。

王巽之

男,原名王其昌,又名王昌,别号逊之,生于1899年1月,卒于1972年11月浙江杭州市人。青年时代曾是杭州国乐研究社的会员,期间拜师于蒋荫椿学习演奏杭筝(十五弦丝弦筝)。

​萧韵阁

男,原名棣萼,生于1901年,卒于1997年,潮阳棉城人。潮乐理论研究名家 潮乐演奏家,中国琵琶研究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自幼聪慧,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

罗九香

男,汉族,生于1902年6月19日,卒于1978年6月9日,广东大埔县人。中国客家筝演奏家、教育家。1921年拜罗仙俦为师接受古筝启蒙。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经销商网点| 消费者维权| | 设计制作:魔方设计
联系我们 上海市闵行区联明路400号 TEL:021-54867570 FAX:021-54865771
沪ICP备14009875号-1
Copyright ©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5791号